首页 > 公益动态 > 公益资讯 > 正文

准大学生陈茜:万余元学费成“拦路虎”

2014-08-11 10:21:27      来源:

陈茜为来访的热心人士倒茶。
       8月7日,家住银川市兴庆区林华苑小区的陈茜拿到了宁夏理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考上大学本应是大喜事,可对于陈茜来说,却高兴不起来——每年1.1万元的学费让她犯了难。高考一结束,陈茜便做起了暑期工,推销饮料、发传单,希望能挣点钱补贴一下学费。但与通知书上高昂的学费相比,她打工挣的钱仅仅是一个零头。
       陈茜的父母自上世纪90年代初下岗后经营着小买卖。家庭不算富裕,但平淡幸福。不幸的是,2009年,陈茜的父亲陈怀玉被诊断出心脏闭合不严,需要开胸做心脏瓣膜修复术,手术结果却不尽人意。无奈之下,陈怀玉再次入院手术安装心脏起搏器。屋漏偏逢连夜雨,母亲因为过于劳累,突发脑出血导致瘫痪。2012年,年仅40岁的母亲终抵不过疾病的折磨离开了人世。
       患病的陈怀玉于是靠打“短工”维持父女俩的生活——因为身体原因,他到哪儿都干不长久。病情经常反复,一出现病症,用人单位就辞退他。
       “现在我和女儿每月全靠700元的低保金过日子,我每月二三百元的药费是固定支出,生活太艰难了。”陈怀玉说,为了少花钱,他现在基本只吃几种主要的药,其他能省的都省掉了。即使这样,每个月买药的钱也占了近一半的低保金。“不省点钱,孩子咋办呢。”陈怀玉眼眶有点湿润。对于女儿高昂的学费,陈怀玉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希望有好心人能帮女儿解决学费,给女儿一个学习的机会。
       陈茜话不多,只有说起未来,她才开口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我本来报了两个专业,一个是会计;另一个是英语,以后可以当老师,做做翻译也不错。”最终,陈茜被英语专业录取。假期里,懂事的她包揽了家里的所有家务,还主动打暑期工挣学费,为了多干活挣钱,陈茜每天中午不回家,买个馒头就瓶矿泉水凑合一顿,虽然辛苦,但这是她为自己筹集学费的方式。“到目前为止,只挣了1000多块钱,想要凑够学费还有一定困难。”陈茜谈到学费时有点焦急,“我也不知道能赚多少,但是有一点是一点,爸爸少担心一点。”
       一直关注本报“‘益’路有你”活动的热心人苏先生曾向本报记者表示,若有家庭困难的大学生需要帮助,他愿意给予一定的资助。8月8日,苏先生来到陈茜家,决定每月资助其600元的生活费,但因能力有限,苏先生表示无力承担孩子高昂的学费。
       如果您愿意帮助陈茜,请与我们取得联系,公益热线:13995312332 18909599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