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益动态 > 公益资讯 > 正文

是什么让企业家拥有了参与社会治理的权利?

2015-05-23 09:41:53      来源: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的肯定不是政府、不是国家,而是企业。将来有80%、90%的人都要在企业里生存,他们的生活状态、价值取向和工作方式一定跟企业息息相关。

 
  5月21日,皮钧在第二届中国青年企业家发展峰会上作了发言。思客作为此次中国青年企业家发展峰会的合作方,为您从江西省共青城市发来企业家们的最新精彩观点。
 
  “青年企业家与社会治理创新”,今天这个大主题很有意思。在过去的十年中,志愿工作确实成为了文工团在参与社会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创举。讲一个小故事,我们的志愿者到海外服务时,名片上印的头衔都是志愿者,但有一次我很惊讶地看到美国NGO组织领导人名片上印的头衔是民主治理专员,另外一个成员的头衔是社会治理专员。我问他,你是来服务的吗?他说不是,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塑造国家的社会形象。当时我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的行为都在不停地塑造国家的形象,这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泛文明程度。
 
  为什么现在把过去的管理改为了治理?实际上这就是改变了一种状态——过去企业该做什么是由政府决定,而现在要变为企业自己决定。现在简政放权,把政府的权利放下来放给社会。权利只能转移,而不能消失,当权利形成之后,只能从一个主体转移到另外一个主体。权利是不可能消失的,否则这个社会就不存在了,新的问题只在于转移以后,谁能够承接。
 
  过去是政府管理社会,社会形态靠政府来主导。现在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这20多年的历程说明,现在应当对社会形态起主导作用的不光是政府,还有社会组织,尤其是企业也要开始发挥作用,这是一种权利与责任。换言之,把企业做成什么样子,它实际上就会成为社会的一部分,而不会孤立于社会之外,这两者无法分离。所以我认为,企业家参与社会治理本身就是权利的转移,因为过去企业家没有权利谈社会治理,而现在也拥有了塑造社会的权利。这是第一点。
 
  第二,为什么企业家现在可以参与塑造社会?今年一月份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出一个观点,说我们有七千万的主体在参与创业,现在规范注册的企业是5000多万,个体工商路有10040万家,还有1500家左右的社会组织,这样加起来大概是七千万,我们有7.9亿经济体人口,就是直接从事经济生活的人口有7.9亿。换言之,既然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的肯定不是政府、不是国家,而是企业。将来有80%、90%的人都要在企业里生存,他们的生活状态、价值取向和工作方式一定跟企业息息相关。这其中的一切,都与我们的国家形态紧密关联。所以这样看来,企业家塑造参与社会治理,第一他们有这个权利,第二他们也有这个可能,因为现在在大面积铺开创业。
 
  最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企业家确实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我们现在创造的GDP全球第二,但是创造的精神层面是不是与经济成就相匹配呢?这是下一步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每一个企业家所做的努力,都应该与此相关联。